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顺德)美食文化周期间,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南都记者郑俊彬提供照片。
随手拿走废弃物是她的常态,志愿者的善意提示让她内心感到很温馨,这是2025年国庆期间,王女士在顺德金榜街的一段经历,它展现了广东省发展文明旅游的温馨氛围。五一期间白云山实现了有组织的赏花活动,端午节龙舟竞渡现场做到无垃圾,夏日万绿湖有志愿者微笑服务——2025年广东的旅游,正借助“主客共享”的文明行动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行感受。全省各大景点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游客数量比去年增加三成以上,而旅游纠纷的举报次数却出现了明显减少。这背后,是多个方面共同作用形成的一条“文明纽带”:体系构建的“根基支柱”、服务者的“群星闪耀”、旅行者的“行为准则”……当自然风光与人文精神在此交相辉映,“岭南地区特有的热情好客”的吸引力关键因素已经显现。
多方共建
从单点发力到全域联动 广东多个景区“爆棚”
今年暑假期间,广州正佳广场的海洋馆在演出开始前,员工手持扩音器引导观众按区域排队的场景引发热议。要求游客排好队,互相礼让,一起保持节假日的秩序。为了保障观看安全,景区特意设置了供观众看演出的地方,同时在场外游客必走的路线上,安排人员加强人流控制,并循环播放文明游览安全须知。
正佳广场并非特例,今年夏天,广东省内不少景点出现游客爆满现象,人流量持续增大,然而各处游览秩序井然,普遍获得游客正面评价。
要探寻广东文明旅游的奥秘,"联合管理"就是核心要素。众多机构的共同维护,为广东文明旅游提供了稳固支撑。
揭阳作为示范,文旅、公安、交通等多个部门联合组建了“文明旅游专项小组”,共同推进文明旅游的建设。惠州市则在各类媒体平台、旅游区域、交通枢纽等处大力宣传文明旅游的思想。借助悬挂宣传布条、循环播放宣传影片、派发宣传手册等手段,确保游客在游览期间能够持续认识到文明旅游的意义。
为了营造文明旅游的氛围,新兴县翔顺金水台温泉小镇安排员工亲切地提醒和引导游客,共同维护良好的游览秩序,并在公共场所大量布置文明旅游的告示牌,通过直观的方式教育游客遵守规定,从而促进文明旅游的实施。在文明旅游的倡导下,游客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现场形成了文明游览的良好风气。
该小镇后勤部负责人称,将文明旅游视为关键管理任务,要求员工承担文明旅游示范职责,务必将文明旅游理念,持续渗透到各项业务流程之中。
文明旅游的推行得益于法律的规范与支持。《广东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清晰界定了不可逾越的界限:在文物上刻画、攀爬并造成损坏等行为,一律严禁,旅行社必须将文明守则纳入合同内容。其他地区也陆续制定了配套的管理措施。
广州市番禺区把文明程度作为A级景区动态评估的依据,大夫山森林公园的徒步体验里,众多游客集体承诺遵守文明规范。这个由规范约束转为行为引导、从行业规范转为社会共治的系统,使原先的柔性倡议变成了刚性准则。
二零二四年,为响应国家关于倡导文明旅游、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广东省在全省范围内积极推行“文明旅游 美丽中国 百城千景在行动”文明旅游主题系列活动,旨在引导游客养成并实践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使文明旅游成为城市最亮丽的名片。
春风化雨
暖心服务和“微笑提醒”“志愿红”点亮山水间
2025年暑假期间,张女士和女儿在深圳务工后,前往万绿湖景区观光。抵达游客中心后,立刻有热心的志愿者送上景区地图,并细致说明各处景点的特色以及推荐的游览路线。当张女士表示打算购买游船套票时,志愿者具体介绍了船只的启航时间以及相关优惠措施,还主动查看天气状况,叮嘱她做好防晒措施。
参观期间,景区展现的文明游览风气让张女士感受很深。受这种风气触动,张女士全家不仅主动遵守景区纪律,还告诫其他游客观看时注意维护环境、文明行为。“维护文明游览是大家共同的任务,我们愿意通过自身表现给这处风光带来更多融洽。”张女士表示。
今年暑假,万绿湖景区的游客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将近三成。景区为了提升游客体验,不仅扩充了志愿者的队伍,还对他们进行了全面指导,包括景点介绍、票务解答、突发事件应对、行为规范管理等,力求各方面服务水平都得到显著改善。
志愿者的热情帮助和亲切提示,同万绿湖的湖光山色互相辉映,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亮丽景观。
实际上,志愿人员早已是推动广东文明旅游的一股关键力量。在广州市番禺区的广州南站、广东城际等交通站点,志愿人员深度介入文明旅游的推广活动,指引旅客文明行动,为旅客带来更为方便、周到、迅速的出行帮助,使文明旅游的倡导精准落实。
据消息,“魅力番禺”文化旅游服务队伍已招募将近四百名职业参与者,他们策划并实施了广州南站“番禺向您问好”、 《上春山》本地文化推广快闪秀等多项行动,惠及超过八十四万名观众。该区另外组建了“来番禺、好时机”多语言文化旅游服务队伍,专门为全球各地的访客提供细致周到的帮助,以此彰显其开放接纳的良好服务风范。
在2024年番禺区大夫山徒步活动中,以“助力全运·绿美广东·畅游番禺——志愿服务伴你行”为主题,文旅志愿者引领市民、游客一起发表誓言,一致呼吁“履行奉献宗旨,推动文明观光,改善游览场所”,文明承诺在大夫山传扬开来。
在惠州的众多游览场所、公共交通站点等地方,人们时常可以见到身穿相同服装的志愿人员,他们积极主动地为游客提供信息、指引方向、帮助购票等公益服务。这些志愿者的“无私付出、团结友爱、相互扶持、共同发展”的公益理念,已经转化成为惠州市一道令人赞赏的动人景象。
内化于心
从行为约束到价值认同 游客主动拾废、轻声礼让
今年夏天,广东省顺德市这个城市凭借其与众不同的岭南特色和诱人的饮食传统,吸引了众多来自中国各地的游客,他们纷纷前来体验。其中,备受推崇的旅游景点金榜街,也在这股旅游热潮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备受关注的地方。
每天,金榜街的小吃店附近总是人潮涌动。不少游客手里提着当地特产,边走边用手机记录美好瞬间。尽管游客数量庞大,餐饮服务也相当成熟,但这条街道依然保持干净整洁。秩序井然的景象给所有到访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游客们主动保护环境,让景区保持干净。记者调查发现,在金榜街,大部分游客都会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家长也会教育孩子,不要乱丢垃圾。
竹签必须丢弃在垃圾箱里,这是王女士弯腰告诫孩子的情景,反映出旅游文明正在发生深刻转变,人们已从被动接受规则转变为主动维护秩序,这种自觉意识源自岭南文化中“主客和谐共生”的传统理念,无疑是对城市文明建设的有力推动。
夏日炎阳下的广州处处繁花似锦,众多旅行者前往白云山游览赏景。人们井然有序地参观,丝毫不见有人随意践踏或折损花木的行为
到白云山游览的王女士谈到,遵守文明规范是个人修养的证明,旅行期间,细微的每一个行为都能促进文明旅游的发展。难得有空闲带孩子外出活动,她会教育孩子在外要注重行为规范,比如主动清理废弃物、按规矩排队,在公共场所避免制造噪音等。
游客经常自觉清理垃圾、友善谦让,就是在为城市积累道德资本。当文明理念渗透到家庭活动、文化活动与社区互动中,就逐渐构建起自我发展的良性环境,这促使文明旅行不再仅仅是行为规范,更成为了内在的价值追求。
统筹:李陵玻
执行统筹:陈杰生 吴璇
采写:南都记者 张思琦 吴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