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日临近有一个多月了,月饼市场开始活跃起来。每年的月饼角逐,都是上海老牌餐饮公司展现构思的时刻,杏花楼、新雅、王家沙、光明邨等,要是没有推出新式点心,似乎都对不起顾客的厚望。
今年,新增产品的范围有所扩大。月饼内部的馅料依旧有创新口味,同时涌现出与其他领域合作定制的款式,目的是响应年轻群体的偏好以及网络购买月饼的新趋势,因此月饼的外包装设计趋向年轻化,也更加潮流化。
杏花楼与故宫打造“新国潮”
怎样让传统月饼呈现别致风味?上海老字号餐饮业今年着力打造美食界的“新风尚”。7月,杏花楼推出“故宫专属款”月饼,将古老文化融入月饼制作,这家诞生于1851年的老店,与今年迎来600周年庆的故宫实现了首次合作。
听说,“朕的心意·故宫食品”杏花楼推出的限定月饼礼盒有两种,分别是“锦盒·玉堂富贵”和“圆盒·富贵长春”。前者以乾隆朝的《绣富贵长春图轴》为设计蓝本,后者则寓意吉祥如意。锦盒里面装有三款由杏花楼精心调制的月饼,每款两枚,总共六块。这些月饼不仅味道诱人,而且用途广泛——吃完之后,盒子还能作为梳妆台上的首饰匣使用。
包装的设计借鉴了《绣富贵长春图轴》,月饼皮的构思和创意源自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名为“圆盒·富贵长春”的礼盒中,仅包含一块广式金腿五仁月饼,其饼模的雕刻工艺却十分精巧。杏花楼食品餐饮股份有限公司的副主管智静表明,这项产品由国家级工艺美术师、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的黄杨木雕传承者高公博负责监督,模具的构思源自《剔黄龙凤纹圆盘》——这件属于明万历朝代的圆盘是清朝皇宫的旧物,盘中央以红漆绘制方格花卉锦纹作为背景,再用黄漆刻画出上下相对的龙凤在海水江崖间飞舞,追逐一个旋转的火球,把这个图案雕刻在模具上,结合杏花楼的继承下来的手艺,也是我们第一次这样做。”
这是杏花楼初次与故宫联手制作月饼,意在为年轻群体构建全新的本土化生活模式,使更多人领略到中国古老文化的风采。智静透露,同故宫的联合开发是杏花楼本年度的首个创新产品,并且为该品牌在文创产品开发上提供了更多灵感来源。
创新口味
新品研发带动销售增量
新雅在南京路分店今年推出了两种以鱼为原料的苏式月饼,一种是芥末金枪鱼松月饼,把日式芥末巧妙地融入月饼风味,搭配金枪鱼松,味道独特,不会让人觉得辛辣;另一种是藤椒鱼月饼,用肉质鲜嫩的巴沙鱼做馅料,佐以藤椒提味,虽然看起来像是重口味的食物,但实际吃起来的感觉是“微微辣,正合适”,让人吃得非常尽兴。
另有一款特色月饼名为“东西交融”——鹅肝肉馅月饼,法国鹅肝被置于肉馅之中,撕开酥皮,甘美的猪肉与绵软的鹅肝交织,若留心观察,可见整块鹅肝形如硬币,丰富了月饼的风味层次。
这几款苏式月饼,我们早在端午节之前就着手准备了。黄任康,资深的国家级烹饪专家,也是新雅粤菜馆的行政总厨,向记者透露了这一信息。如今,新雅在市场上推出的苏式月饼种类已经接近十种,除了这三种最新加入的款式,还有像腌笃鲜、咸蛋黄肉松、烤鸭、芝士大虾月饼以及长红鲜肉月饼这些备受追捧的产品。这些月饼共同构成了一个不断优化和筛选的体系。
中秋节距离现在不足一月,新雅粤菜馆里苏式月饼每日平均销售量大约五万只,和去年同期的数据一样。今年推出的芥末金枪鱼松月饼是个热门新品,特别受到年轻人喜爱。黄任康对月饼销售很有把握,认为鲜肉月饼销量会比去年增长超过百分之二十。
今年光明邨也推出了一种纯素现烤月饼,名叫“牛肝菌菌菇月饼”,但每天供应的数量有限,主要是为了观察市场接受程度。光明邨的总经理项开宇说,推出这个新点子是为了让顾客有更多挑选的余地。
苏式月饼在口味上推陈出新,广式月饼也紧随其后。杏花楼推出了新款月饼,其名称就透着童趣气息,不仅有搭配鸳鸯奶茶、黑糖奶茶、草莓芝士、椰果奶茶等奶茶风味的馅料的流心月饼,还有模仿了“酒心巧克力”的经典口感的酒心月饼。它们的包装设计颇具匠心,月饼盒上的传统图案“嫦娥”被替换为当下流行的“网红脸”,据上海杏花楼食品营销有限公司副经理陆军表示,这个包装是该公司今年专门为网络渠道推出的产品,目前杏花楼每天通过网络销售的月饼金额已经超过60万元人民币,而这款新推出的月饼预计能为公司增加3000万到5000万元的销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