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2日电 2004年6月14日,一家拥有93年悠久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即老鼎丰糕点厂,被哈尔滨月亮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成功竞拍并收购,随后将其名称更改为哈尔滨老鼎丰食品有限公司。这一举措标志着这家年近百岁的老字号企业完成了从国有体制到民营体制的根本性转变。通过彻底的改制,原有的种种阻碍得以清除,企业迎来了崭新的发展局面。
老鼎丰这家在1911年扎根哈尔滨的店铺,自从1956年完成公私合营到转变为国有企业后的数十年间,凭借货品优良且价格公道,以及值得信赖的经营口碑,成功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并且还创造了国有企业长期保持盈利不出现亏损的卓越记录。但是,国有机制限制了老字号企业的成长,老鼎丰的作坊、商店和冰棍生产点建筑老化、机器陈旧,长期在微薄利润中维持,只能维持简单周转,无法加速前进,难以实现规模扩张和实力提升。
老鼎丰的改革迫在眉睫。2004年6月14日,这家拥有93年悠久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即老鼎丰糕点厂,被哈尔滨月亮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成功竞得,并进行了收购。企业随后更名为哈尔滨老鼎丰食品有限公司,由此实现了从国有体制到民营体制的根本性转变。老鼎丰的市场化进程需要彻底革新,原先的“前店后厂”经营方式必须调整,哈尔滨老鼎丰糕点厂与老鼎丰食品店这两个独立实体现已整合,同时依照现代企业管理规范,创建了哈尔滨老鼎丰食品有限公司。
更深层次的变革同步实施。老鼎丰作为一家存在百年的老字号,首次设立了股东会议、董事委员会以及监事监督机构,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民营资本进入后,在老鼎丰推行了关于人事管理、劳动用工以及收益分配的三项制度革新,通过公开选拔管理职位、优化工人团队组合等改革措施,让老鼎丰展现出崭新的面貌。
品牌发展
老鼎丰经过改革,投入1400余万对厂房进行了彻底翻新,添置了先进的生产机械,所有生产环节均符合标准,同时积极研发新产品。传统风味始终是老字号立足之本,董事长李文克这样向媒体表示。公司完成改制已有三年,品牌的市场价值增长了将近六倍。
为了整体提升这个老品牌的品质,扩大市场范围,老鼎丰在改制后投入1400多万元,对生产车间进行了全面翻新,并购置了先进的现代化设备,确保生产流程完全符合现代食品卫生标准。同时,公司成立了新产品研发部门,新产品的开发也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全面推进。去年中秋节期间,推出的火腿月饼、橄榄油月饼等创新产品一经上市就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老鼎丰现在开设了九家分店和加盟店,它们一个接一个地投入运营,老鼎丰的整体声誉因此急剧增长,公司正式迈入品牌快速扩张的阶段。
新设备已经到位了,不过这让不少人忧虑:老鼎丰是否还能维持老字号的传统风味?董事长李文克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传统风味是老字号生存的根本,老鼎丰始终如一地选用自制的月饼材料。天津的青布林子、杭州的元宝柑、河北的红枣、福建的甜瓜干、山东的蜜饯,均由专人按期采买;采来的河北红枣到厂之后,需经人工细致挑选制成枣酱……古法工艺与现代化机械的融合,助老鼎丰再度夺回市场。2006年,老鼎丰出现在中国品牌研究院发布的首届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百强名单中,品牌价值评估为2500万元,是黑龙江省仅有的两个上榜企业之一,排名第98位,相较于改革初期评估的427万元,品牌价值增长了近6倍。
营销策略
自去年开始,老鼎丰全面实施“融合创新”方案,拓展顾客范围,构建起产品开发、制造、营销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致力于将老鼎丰塑造成黑龙江省中式点心领域的领先品牌,通过融合创新,树立糕点行业的标杆
现状若不改变,恐怕难满足市场对该老品牌的期待,李文克这样表示,自从负责老鼎丰之后,关于品牌持续进步的策略便已着手制定。坚持传统做法、采用先进装置、研制全新商品,转型后的“老鼎丰”展现出旺盛活力,产品不仅获得了质量体系认证和食品安全认证,公司还建立了布局合理的现代营销网络,扩大了商品销售途径,从改革前的1家食品销售点发展到覆盖全市的25家、大庆地区的8家“老鼎丰”食品专营店以及大型超市内的“老鼎丰”食品专售柜台,2006年其全国首创的橄榄油月饼总共售出2.3万公斤。
自去年开始,老鼎丰全面实施了“融合东西”方案,一方面维持老鼎丰30%以上的中式糕点市场占有率,以及其“广式与京式交融”的独有风味,另一方面开发西式糕点,吸引更多消费者,借助产品结构优化,开拓更广阔的市场领域,构建起集新产品开发、制造、营销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使老鼎丰成为黑龙江省中式糕点行业的领军者。
与此同时,老鼎丰更宏伟的蓝图正在描绘:
老鼎丰根据市场调研和综合分析,正在郊外选定地点建造食品加工基地。这个项目将分两个阶段实施,全部建成后三年内预计年产值能达到八千万至一亿元,同时每年能贡献税收一千万元以上。
老鼎丰品牌糕点是核心依托,汇聚中华老字号食品的优质资源是关键,促进其他老字号产品销售并革新老鼎丰经营思想是目标,名为“老鼎丰商贸城”的实体正在筹备,计划引入全国著名食品,包括获得认证的“中华老字号”食品,以及民间流传、难得一见的珍品,致力于打造老字号品牌集中化、饮食产品前沿化的专业销售平台。
记者手记
老鼎丰的“老”与“新”
老观念更新,老字号成金。
这是一个由蛹化蝶的转型,品牌价值增长了六倍,这是老鼎丰三年改革中最显著、最令人信服的收获。而品牌价值增长的背后,则体现了公司一系列的自我超越、自我革新。
这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发展过程,需要在生产制造、技术开发、市场推广等多个方面融入新的时代精神,使品牌的声誉与实际价值同步更新,老鼎丰历经近百年风雨,深刻明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老品牌若缺乏创新能力和真实实力,仅仅依靠悠久历史,很难获得新的成长空间。假如还热衷谈论先辈的辉煌成就,顾客对商标的认知便多局限于往昔岁月,老字号品牌最终会变成市场上与民众隔绝的陈年遗物。
运用一种“借古开新”的策略,将新兴科技手段、先进管理模式、创新营销理念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等元素融入老鼎丰的日常运营中,促使品牌声誉与实际运营相互促进,达成“陈年树结新果”的目标
老鼎丰融合了旧式与新颖,既继承了传统,又摒弃了过时,在自我更新的路上,正开创着新的繁荣局面。
品牌来历
乾隆钦赐“老鼎丰”
1757年,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期间,途径绍兴古城,光顾了一家售卖南式点心的店铺,对其独特口味赞不绝口,于是亲笔题写“老鼎丰”三个大字,授予该店铺作为招牌,寓意锅内常有美味佳肴。此后,“老鼎丰”品牌的南式点心被选为贡品,浙江绍兴这家“老鼎丰”点心铺因此在中华大地广为人知。
1911年,清朝末年,浙江绍兴人王阿大抵达哈尔滨,于傅家店正阳街(现今的靖宇街)开设了老鼎丰南味货栈,店铺后方设有作坊,这就是现在所说的老鼎丰。
品牌传承
第三代传人徐玉铎献珍贵秘方
徐玉铎出生于1932年,1947年时在老鼎丰糕点厂当学徒,那家工厂在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变成了地方国营企业,徐玉铎后来担任了厂长,一直干到2004年6月。2004年工厂进行了改制,不再属于国有,转变为民营,并且成立了哈尔滨老鼎丰食品有限公司。徐玉铎已经退休,公司聘请他担任副总经理兼糕点厂厂长,每月支付10000元工资,接纳他为公司股东,并且额外赠送100万元现金股份作为奖励。
徐玉铎为老鼎丰的创建和壮大付出了全部的才智与汗水,见证了企业从初创到成熟的各个时期,包括国家成立初期、公私合作、国有化以及转变为民营企业的过程。徐玉铎研发的老鼎丰品牌糕点和月饼屡次获得国家层面的荣誉,对于老鼎丰品牌的延续和提升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徐玉铎屡次获得省级、市级劳动模范称号,多次受聘为商务部、中国食协等权威评审机构的专家委员,同时担任省、市食协的理事,在食品领域享有较高的声誉,曾荣获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和相关证明。
今年二月六日,徐玉铎将自己持有的二百三十项老鼎丰糕点、月饼配方无偿奉献给哈尔滨老鼎丰食品有限公司的理事会,让拥有二百余年传承的中国饮食文化珍品老鼎丰秘方得以广泛传播。他捐赠的秘方资料详细记载了五十四种糕点和一百七十六种月饼款式,总数达到二百三十项。道外区公证部门实施了现场公证程序。徐玉铎六十年间对老鼎丰的卓越贡献获得省政府表彰,被授予“糕点大师”名号。副省长王利民亲自将奖牌交给徐玉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沈篪,将“中国糕点技艺大师”与“中国面包糕饼制作技术终身成就奖”奖牌授予徐玉铎。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朱念琳,也向徐玉铎颁发了奖牌,并赐予其“中国焙烤名师”名号。
老鼎丰公司为守护祖传秘方,向省建行地下金库申请了一处保险箱,仅存放核心配方,钥匙由公司决策层保管。此外,为延续这项宝贵技艺,公司组建了以徐玉铎为首的专家小组,他们将在保留古法精髓的同时,研制迎合当代消费者喜好的创新食品。今年,徐玉铎和另外七名技术精英合力推进,企业将会有五个全新的糕点品类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