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店,我们已经是秘密潜入第三次了。
这段时间以来,我们这些燕郊的新居民,每当听到任何关于火锅的传闻,脑海里就会自动浮现出各种诱人的画面。
我对涮羊肉情有独钟。其中一个主要缘由在于,我认为吃涮羊肉能够彰显彼此间的情感联系。
例如,
从不一起吃火锅,固然是半毛钱都没有的关系;
一起吃火锅但用公筷汤勺礼貌地夹起来吃,是认识的人;
用吃过筷子直接在汤锅中刷来刷去寻找猎物,是朋友;
夹起放嘴里一咬【欸,没熟】剩下的再扔锅里,是知己;
拿起,略微啃一下【未熟】,立刻将未啃动的部分丢入锅中,便是患难与共。
而我们都特别偏爱这家店的原因就很简单
这家店并非普通店铺,它是燕郊地区大众点评上仅有的五星级别商家。大众点评平台的北京用户数量庞大,其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店内客人行为端正,绝不似国道旁火锅店那样,邻座饮酒过度的喧哗吵闹。店家地址位于燕顺路之北。非精通美食之人,鲜少会寻到此地。此间多接待老顾客,主要依靠口耳相传吸引新客。
口感十分地道,无论是汤汁的调配还是食材的搭配,抑或是器皿的运用和烹饪的技巧,都显得格外用心。这里供应的不仅能够满足你的食量,更关键的是让你切实感受到食物在你生命历程中所承载的真正价值。本店的所有食材都是限量供应的,因此务必提前预约。店家老板也绝不会使用刚从冷冻室取出、坚硬无比的食材来烹制,保证每一道菜都新鲜可口。
而于我而言,另有一个因素令我沉迷这家铺子,初次踏足时,系一位男士引领我至此地。
记得起的是,那个店面外观相当吸引人,所在地点也十分清静,看样子和一般的热闹火锅铺子不太一样。内心却很不安,生怕吃个热腾腾的火锅,把妆容给弄花了。
小时候总爱约上三五好友去吃麻辣锅,每次吃得满头大汗直咧嘴,双手撑着圆鼓鼓的肚子,心满意足地慢慢走回家,这种大快朵颐的结果就是第二天脸上必定会有一颗红点明显地显现出来。
年纪增长之后,吃火锅不再像从前那样放肆,偶尔动筷时,总会特意选个双味锅,往往白汤里的青菜还没煮熟,我的盘中已见底,那个不受欢迎,令人同情的白锅,实际上只是个装饰品,放在那里不过是一种精神寄托。
后来,每天往返北京燕郊的路途,已经少了那份悠闲自在的心情。偶尔偶尔念及此地,也仅是想想罢了,不会主动提议去品尝,即便家人或朋友邀请,我也总偏爱清炒菜肴,清炒的食物虽不如红烧的那么迅速刺激味觉让人难以停止,却可以让人吃得舒心暖腹,吃完之后也不必担忧胃部不适。
然后,我就一边吃着火锅,一边在吃的间隙发着呆,
那个年纪的男子如同麻辣汤锅,场面喧嚣,色彩夺目,十分引人注目,这种感觉仿佛将跳跳糖抛入口中,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味道并不突出,营养也并不丰富,只是令人感到新奇,十分有趣,一旦体验过就很难忘却那种感受,然而并不会渴望再次尝试,毕竟第二次的体验永远无法超越第一次的精彩。
成熟的男性,如同那口白锅,保持恰到好处的热度,不会让你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将锅里的毛肚取出,佐以少许辣椒酱,匆忙送入口中,全然不顾是否过烫。享用白锅时,你无法表现得那么急切,伪装都难以成功,除非确实饥饿,你首要的行动是舀一勺清汤,缓缓吹拂碗边,等其降至适宜的温度。喝完汤,对白锅里的东西就不那么想要了,之后的事情也变慢了,这时候可以和对面的人慢慢说说话,说说生活,说说工作,说说感情,只是随便说说,浅尝辄止,因为白锅的平静让你不好意思像面对红锅那样冲动,只能简单几句。好在白锅里没有红辣椒油翻滚,吃的东西不会伤身体。
我年轻时热爱红锅,我年纪大了发现白锅才稍微可以长久。
好吧,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燕郊美食故事。就先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