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任性的瑞幸,谁是它的对手?

日期: 2025-10-12 20:11:24|浏览: 2|编号: 15301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2018年至2019年第一季度累计损失21.7亿元,瑞幸咖啡于5月17日在美国完成首次公开募股。该公司运营18个月期间,门店数量激增至超过2370家,每日平均支出高达400万元。股票发行价格为25美元,开盘后迅速攀升接近发行价50%,但第四个交易日即跌破发行价,最终以15.32美元报收。这一连串令人瞩目的市场行为,令始终以星巴克为参照、立志超越星巴克的品牌形象,成功吸引了广泛关注。

瑞幸咖啡究竟是什么来头?2370家分店是怎么迅速开起来的?星巴克是它的竞争者吗?在连锁店咖啡流行的背景下,瑞幸咖啡的发展前景如何?

我们借助高德地图与腾讯地图的接口,收集了瑞幸咖啡、星巴克以及各类便利店的资料,意图从中探寻出结果。

一、瑞幸咖啡在全国是如何扩张的?

一年半时间内,新增2400多家门店,折算下来每天有四家新店开业。这家连锁咖啡品牌究竟用什么方法迅速拓展全国市场?现阶段它的店铺主要设置在哪些区域?在这些区域里又多集中在哪些地段?接下来通过一张图表来了解具体情况。

可以知道,瑞幸咖啡借助雄厚的财力,基本上采取的是从高级行政区向次级行政区的推进策略。如今其业务已经覆盖了国内四十多个都市,这些都市大多位于东部沿海地带的领先城市和中等城市。要了解门店数量最多的十座城市,需要进一步观察。

北京和上海数量最多,均达到350家以上。这四个城市门店总和为1207家,占全国总数一半以上。其余6个城市,包括杭州、南京、成都、重庆、天津和武汉,都是常出现在各类城市榜单中的新一线城市。前十名城市门店总数占全国总数的87.3%。瑞幸咖啡明白,喜爱咖啡的人群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区域,因此公司急于快速拓展,目的是迅速在这些市场赢得一席之地,距离“培养中国消费者喝咖啡的习惯”这一宗旨,目前仍有相当距离。

再来细看瑞幸咖啡在北上广深的分布图。

瑞幸咖啡的店铺多设置在都市的办公楼宇附近,那里是咖啡爱好者最密集的地方。他们用第一杯不要钱、半价优惠券等优惠手段来招揽顾客,但具体有多少人是因为这些活动开始尝试咖啡,我们无从得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促销活动确实能吸引原本就常喝咖啡的顾客。也就是说,必定会与现存的咖啡品牌,诸如星巴克、711、全家等便利店售卖的咖啡,展开竞争。

那么瑞幸咖啡的主要竞争对手究竟是谁?

二、瑞幸咖啡的对手是星巴克吗?

我们饱受各类新闻报道和电梯宣传的冲击,本能的反应都是肯定的。瑞幸咖啡宣称要挑战星巴克,瑞幸咖啡打算使分店销量超越星巴克,因此它们的竞争对象自然就是星巴克了。

确实如此吗?让我们先观察一下瑞幸咖啡与星巴克咖啡在中华大地的铺展情形。

星巴克咖啡的店铺网络规模明显大于瑞幸咖啡,遍布全国众多地点。其门店数量达到180多个城市,远远超过瑞幸咖啡的42个城市。这个差距高达三倍有余。在覆盖城市范围方面,星巴克咖啡目前占据显著领先地位。至于瑞幸咖啡,其2019年的门店布局策略,究竟是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还是拓展到三四线城市,还有待进一步明朗化。

那么星巴克门店数量,在瑞幸门店数量前十的城市中还有优势吗?

上海地区咖啡消费普遍,除了这个城市之外,瑞幸咖啡在其他九座城市的分店规模大致与星巴克相当,部分城市甚至超过星巴克,例如北京、南京和重庆。

仔细看看瑞幸咖啡和星巴克在北上广深的分布图:

能够察觉到,上海星巴克店铺数量较为突出,不过北京、上海、深圳这三个城市,瑞幸咖啡和星巴克的门店网点几乎各占一半。

那么,站在顾客的立场,他们对于瑞幸咖啡和星巴克的看法怎样呢?我们通过统计各个分店收到的反馈,绘制了评价的统计图。

观察发现,从2.5分较低评价到5分较高评价,瑞幸咖啡和星巴克的产品评价都主要分布在3.5分到4分之间,不过,针对瑞幸咖啡门店,4.5分和5分的好评要多于星巴克咖啡,看来星巴克面临挑战了。

真的是这样吗?下面两张图基本打消了我的疑思:

这是消费者在瑞幸咖啡和星巴克咖啡门店平均花费分布图(小提琴图)。可以观察到,瑞幸咖啡的消费范围在15到30元之间,而星巴克的消费范围在30到55元之间,两者几乎没有交集!接着看另一张图:

到2019年第一季度,瑞幸咖啡的店铺中,绝大多数是提供快速取餐服务或专门制作外卖的场所,这些场所通常不设座位,属于快餐式咖啡店,其中专门用于快速取餐的店铺占比达到91.3%,而设有空间供顾客休息的店铺仅占4.6%。相比之下,在中国大陆地区,星巴克的店铺类型都以提供宽敞休息空间的悠享店为主。

消费数额与店铺性质有别,造成目标客群及交易场域的差异:瑞幸咖啡售价较低,适配便捷性消费,无需特定场所,取货即离;星巴克咖啡价格偏高,多用于商务洽谈,单杯饮品亦可逗留较长时间。此中区别,使得瑞幸咖啡难以对星巴克构成实质性挑战。也就是说,瑞幸咖啡的主要竞争者,并非星巴克,而是诸如711、全家、罗森之类的连锁便利店售卖的现制咖啡。

瑞幸咖啡为何总把星巴克挂在嘴边,又老说要比它强呢?比如说,早年间锤子手机、小米手机这些新兴手机牌子,在自家新机要上市时,也常吹嘘自家哪些技术胜过了苹果手机。这项策略具备双重优势,首先能够与其他经济型手机形成区隔,塑造相同价位下品质更胜一筹的形象,其次意在让消费者将本产品与苹果手机相提并论,这种宣传手法可称之为“攀附式宣传”。

瑞幸咖啡的情况也类似,它打折后的售价与便利店的咖啡相差无几,消费场合也大致相同,但是它必须借助“超越星巴克”的宣传手段,一方面试图与便利店的咖啡形成区隔,另一方面又借助星巴克咖啡来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

三、瑞幸咖啡半径内100米内的其它咖啡

根据店铺地理位置的分布情况,能够反映出瑞幸与其他咖啡品牌的竞争态势。举例来说,肯德基和麦当劳多数是邻近经营。因此,我们统计了每家瑞幸咖啡100米距离内存在的其他咖啡店数量,其中包括星巴克和便利店售卖的咖啡产品。

统计表明,百分之十三点四的瑞幸咖啡铺面在百米范围里邻近至少一家星巴克咖啡铺面,百分之二十三点二的瑞幸咖啡铺面在百米范围里邻近至少一家便利店咖啡铺面,比如七十一店、全家店、罗森店。

可以看出,瑞幸咖啡的241家分店邻近有星巴克咖啡一家,而515家分店邻近有便利店咖啡一家。便利店咖啡是瑞幸咖啡最主要的竞争对象。

四、瑞幸跟便利店咖啡竞争,有优势吗?

先上一张瑞幸VS 711+全家+罗森的北上广深门店分布图。

地域分布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城市中,711、全家以及罗森这三家便利店的网点数量,明显超过瑞幸咖啡的密度。瑞幸目前借助促销活动及一系列策略,一方面确保每杯咖啡的售价与便利店持平,另一方面通过对比星巴克来提升自身形象,以此加大与便利店的差距,已经取得一些进展。

然而,倘若将来价格回归标准水平:一杯约20元,瑞幸咖啡能否凭借品牌塑造与顾客培育,稳固在10元一杯的平价咖啡和30元一杯的星巴克咖啡所形成的市场区间,目前尚无定论。

或者说,瑞幸咖啡其实另有打算:先前声称的巨额亏损,其实是夸大了亏损额度,意图让消费者觉得瑞幸咖啡对每杯咖啡都给予了丰厚优惠,实际上每杯咖啡的制造成本并不高。这种方式能够让消费者以低廉的价格品尝到价值更高的咖啡,进而帮助瑞幸咖啡在与便利店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回顾而言,不论怎样,在资本运作中挥金如土的瑞幸咖啡,在两国贸易冲突的局势下,确实企图将美国民众与中国的咖啡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市场竞争的初期,好比当年ofo和摩拜争夺市场份额时推出的每月两元的单车套餐(如今摩拜单车月票价格为二十三元),每杯十元的咖啡还是可以随心所欲购买,以免将来市场垄断后只能消费价格高昂的便利店咖啡。

资本游戏,向来如此嘛。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数据室”,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