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镇】这个距市区最近的千年古镇,除了老街,还有这些……

日期: 2025-10-14 15:12:50|浏览: 3|编号: 15430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知道“七宝”的起源吗?对七宝老街有何观感?是那些陈旧的楼阁,还是那股水乡气息,又或是那些地道的小吃?这些固然存在,然而其内涵远比这丰富得多。

这个历史悠久且富有自然美景与人文气息的古镇,实际上充满了生活气息。本期《名镇》栏目,将为你深入探索闵行区七宝镇的历史,欣赏游客众多的七宝老街。

这个周末,待在家里,听着往昔的歌曲,和布丁相伴,在夕阳的柔和光线里,感受那段难忘的岁月正缓缓流逝。

七宝镇

QI BAO ZHEN

七宝镇最早见于后汉时期,在北宋时逐渐形成规模。宋朝初期,七宝寺迁入此地,镇名便以寺庙命名。另有传说,镇上因存在飞来佛、氽来钟、金字莲花经、神树、金鸡、玉斧、玉筷这七件宝物而得名。在明朝万历年间之前,该镇被称为北七宝镇。明清两代,七宝镇以棉纺业闻名遐迩,其生产的七宝布在江南地区享有盛誉,曾被称作松江府东部的第一重镇。镇内南北走向的主街商业兴旺,被称为七宝老街,街上有张充仁纪念馆等旅游景点。古迹有蒲汇塘桥、解元厅等。

七宝古镇旧今影像

七宝镇地处上海西部蒲汇塘和横沥港的汇合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蒲汇塘横穿整个区域,横沥港纵贯镇内,可通向江浙,直达黄浦。该镇荣获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镇、中国书法之乡、全国健康城市试点镇等多项殊荣。

风景

闵行博物馆

闵行博物馆坐落在闵行文化公园之中,外观以灰白色调为主。该馆的固定陈列划分为三个单元。首层是关于中国古代乐器的专题展区。由于闵行地区是许多民族性乐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发祥地,因此展柜中陈列了自古代延续至今的各类民族性乐器,包括胡琴、琵琶、瑟、编钟、二胡等。二楼的东侧与西侧分别设有独立展厅,其中马桥文化展厅通过场景复原的方式,生动再现了马桥文化时期先民们的日常生活状况。上海县七百年展区借助立体影像技术,运用互动式多媒体设备,呈现了七百年岁月里上海县的起落变迁,同时描绘了当地民众的日常活动、生存状态,以及其孕育的文化传承与历史建树。

宝龙美术馆

宝龙美术馆设有两个楼层,内部包含十个面积各异的展厅,外观呈现为多个几何形态的组合体,中间由透明的玻璃结构相互连通,一侧是整面墙的落地玻璃窗,另一侧则通向地下楼层,楼梯口铺设有许多彩色圆形地垫,是理想的摄影取景地。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成立于1958年。该厂旗下拥有中华老字号品牌“敦煌牌”,并是上海知名品牌。这里主要制造古筝、琵琶、二胡、扬琴等传统民族乐器,其产品销售遍布国内外市场。在此地,访客能够参观民族乐器展览馆,馆内展示有仿古风格、巨型乐器、人文纪念系列以及限量版等多种特色乐器。

七宝老街

七宝老街

七宝古镇中心地带的七宝老街面积将近98亩,是上海核心区域里一个很有江南水乡特色、历史积淀丰厚、民间风俗淳厚、商业旅游文化交织在一起的特别街道。现在,七宝老街里商业建筑总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街边有200多家商店、饭店等机构。老街以南北大街作为主要干道,蒲汇河和横沥河在这里汇合,三条桥横跨在蒲溪之上,街道分成南北两段,巷子则连接着东西两边。走过蒲汇塘桥,立刻香气弥漫开来,风味小吃接连不断,蒲汇塘两边茶馆、酒馆到处都是。

七宝古镇全景游览图

(点击查看大图)

文化

皮影文化

七宝老街是一条保存较好的历史街区,展现了清末民初的风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资源,相关部门对街巷进行了修缮,同时新建了钟楼广场。此外,还建造了皮影馆以及一些其他展示历史文化的场馆。值得一提的是,七宝皮影已被上海市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白酒文化

七宝的酿酒传统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代,这里就设有杨鼎源酒坊,凭借酿造技艺而闻名遐迩。当时七宝烧酒的制作规模在整个江南地区首屈一指,并且借助蒲汇塘的水道运输,将酒液远销到北方各省。

展馆

钟楼

(青年路钟楼广场)

七宝钟楼矗立在钟楼广场之上,为七宝古镇的重要象征,备受瞩目。民间传说七宝藏有“七件宝物”,其中一件名为氽来钟的宝物,便供奉于七宝钟楼之内。

棉织坊

该展馆围绕“深厚人文关怀、广泛服饰影响”这一核心,分别从发展态势、关键人物、核心产品、文化传承四个维度,以新颖的视角系统呈现了七宝棉织产业的历史沿革,全面呈现了棉花种植技术与织造工艺,重点介绍了七宝独有的棉织面料——希布(俗称“七宝尖”),以及引领七宝纺织业发展的杰出人物——黄道婆。

七宝皮影艺术馆

七宝皮影传承超过一百年,目前已有七代后人继承,是江南皮影艺术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七宝皮影艺术馆是一个多功能的艺术中心,不仅用于展示七宝皮影,还负责其制作、演出、研究和收藏等各项工作。该馆的皮影戏目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同时,融入了新的创作元素,使其更贴近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并且更加突出了海派皮影的艺术特色。

张充仁纪念馆

张充仁先生出生于七宝,是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的重要开创者之一。张充仁纪念馆内部布置了四个不同的展示区域,里面展示有张充仁创作的雕塑、绘画,还有他使用过的物品以及相关的书籍报刊和照片。

七宝当铺

七宝当铺是上海早期商业金融活动的见证,体现了这座城市悠久的商业传统。如今在富强街64号原典当场址,建立了以传统当铺为模型的仿古景点,里面摆放着当柜、流水牌、账本等古董。这个模拟当铺重现了古代当铺的运作方式,旨在展现七宝旧时的商业文化特色。它还真实地开展类似旧货交易的经营活动,提供寄卖和销售服务。

上海七宝艺术馆

七宝镇享有“中国书法之乡”的美誉,七宝艺术馆是当地文化的重要载体,这里会时常更新展示的书法和绘画作品,近期,馆中展出了知名书画家吴颐人先生的艺术佳作。

蟋蟀草堂

蟋蟀草堂包括前厅的花园和后厅的主斗台,它是一座明清时期的建筑,兼具蟋蟀比赛和古代虫具陈列的功能,至今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草堂内部设有专门区域,摆放着不同尺寸的蟋蟀盆、竹制容器、用于饲养蟋蟀的草料以及蟋蟀的标本。

美食

七宝汤团

七宝老街的汤团店以汤团闻名,这是海派地区的著名点心,凭借其别致的配方,高超的制作技术,以及口感软糯的特点,在上海市内广受好评,备受欢迎。店家主要使用糯米粉作为基础原料,搭配优质的赤豆沙、豆沙、芝麻等,有时还会加入绵白糖调味,或者使用猪肉作为馅料。

七宝羊肉

七宝羊肉中特别出名的一种是白切羊肉,这是由一位名叫张永华的师傅在一百多年前发明的,他当时被称为“小张更”。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张家的后人开始在七宝老街制作七宝白切羊肉,这种做法一直传到现在。

刀鱼馄饨

刀鱼馄饨,内馅取自初春时节捕捞的肥美母刀鱼,滋味极其鲜美,即使长时间烹煮也不会变烂,口感透明且油润。

海棠糕

海棠糕属于七宝老街的代表性点心,最早可追溯至清朝时期,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发展历程。这种糕点的名字来源于它的外形,像极了盛开的海棠花,而且内部填充的紫酱色馅料,颜色也酷似海棠花瓣,因此得名海棠糕。

草头塌饼

草头塌饼是农家常备的一种点心,制作时先取糯米粉掺水调匀成团,再包入甜咸口味各异的馅料,将其压扁压平,最后在灶台的大锅里采用蒸笼蒸制或油炸的方式完成烹饪。

七宝方糕

方糕口感细腻、嚼起来有韧性,提供艾草汁液、南瓜泥、红豆沙等多种风味,七宝方糕适合作为赠送给亲友的礼物,其中蕴含着期盼事业进步的美好心愿。

交通

公交地铁:

离地铁一号线莘庄站开车十分钟,离漕宝路地铁站开车二十分钟,公交803、513、87、91、92、莘北专线都能去,或者坐旅游一号线、旅游十号线也可以到。轨道交通9号线已经开通,坐到七宝站下车,步行大约三分钟就到了。

也可在上海体育馆的旅游集散中心坐旅游专线车前往。

自驾线路:

休息日或者周末时段:长江西路驶向共和新路,然后拐往宝钢那边,穿过呼玛路,马上走高架桥,接S20往虹桥机场方向,再转S20往徐浦大桥方向,到漕宝路出口离开高架,在漕宝路调头,沿漕宝路前行,左转进入新镇路,沿着新镇路继续,最终抵达目的地。

日常出行路线:从长江西路出发,前往共和新路,接着沿南北高架行驶,然后转向中环路(前往虹桥机场的方向),继续沿中环路(上中路隧道方向)前行,在漕宝路出口驶离高架,沿漕宝路向右转弯,继续沿漕宝路行驶,在新镇路处向左转向,沿新镇路直行,最终到达目的地。

资料:闵行区新闻办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