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好,饮食习惯也随之改变,各种杂粮渐渐受到关注,特别是粗粮,深受大家喜爱。粗粮指的是除了稻米和小麦之外的谷物,比如玉米、荞麦、燕麦、小米、高粱以及薯类等。很多人觉得吃杂粮对身体好,是养生的好办法,不过也有不少人反映,吃了之后身体没见什么改善,还觉得挺难长期坚持,这种现象很可能和以下几个错误的想法有关系。
五谷杂粮(图片来源:东方IC)
生活中不少人认为吃粗粮可以减肥,但其实不然。根据《北京日报》消息,首先,全谷物因为口感生涩,而且味道单调,不太容易入口,所以平时很少有人能够一直吃原味的粗粮;其次,肠胃功能比较弱的人如果每天把粗粮当作主食,可能会引发肚子胀、胃胀等不舒服的情况,容易导致消化不好;另外,如果在粗粮里添加糖、油等调味料,里面的脂肪含量和糖分会升高,热量也会跟着增加,这样就不能起到减肥的作用,因此在减肥的时候,在吃东西方面要注意粗粮和细粮都要吃,合理地安排饮食,不能只吃一种东西。
误区二:粗粮食用越多越好
很多人觉得吃得多些杂粮对身体有好处,不过再好的食物,也要控制数量。据《西安晚报》消息,杂粮里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能够帮助预防胃癌、肠癌、乳腺癌、溃疡性肠炎等多种病症。然而对于杂粮,我们既要吃得多些,又不能吃得太多,因为吃太多杂粮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对大部分人来说,每天吃的杂粮占主食的比例在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比较合适。应当留意,罹患胃肠疾病者、处在成长阶段的少年、年长者及儿童,以及消化道调节能力欠佳者,在食用全谷物时都需小心谨慎。
误区三:粗粮不可细作食用
根据《乌鲁木齐晚报》的信息,消化系统比较脆弱的人群,比如老年人和儿童,应该控制高淀粉且难消化的豆类食品的摄入量,更推荐选择小米和黄米,同时可以适量食用黑米、紫米、玉米、小麦、雀麦、薯蓣等杂粮,不过吃杂粮的时候要注意搭配,粗粮的量最好不要超过一半。制作方法上,可以将其煮至软烂形成粥状,或者借助豆浆设备打成糊状,这两种方式更有助于身体消化和吸收;也可以将谷物与面粉混合,制作成杂粮馒头或者发酵糕点,同样是个很好的选择。假如食用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得当,能够适当添加一些葡萄干来增加风味。(丁鹏勋)
本文由科信食品营养信息交流业务部主任阮光锋进行科学性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