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中式的还是西式的,
各种酥皮点心或千层派总是让人欲罢不能,
轻易地就被那种咬一口就掉渣的松脆口感诱惑了。
趁着天气凉爽,开酥成功率超高的
时候操练起来吧。
目录
西式千层酥皮
中式酥皮(小开酥)
- 关于酥皮 -
酥皮的制作方法在于运用油脂作为间隔物,借助反复折叠和卷曲等技巧,促使面皮构成多层构造。
西式糕点,比如葡式蛋挞、千层派、可颂面包,通常以黄油作为分层介质;中式糕点,诸如抹茶酥、油酥饼、酥皮月饼,则借助猪油或起酥油与面粉混合制成的油酥来分隔面层。
制作酥皮时,油酥的用量要控制在水油皮的一半到六成之间,油酥放多了,容易导致酥皮破裂,水油皮放多了,酥性会变差,吃起来也不香。
西式千层酥皮
低筋粉220g、高筋粉30g
黄油40g、水125ml
砂糖5g、盐1.5g
黄油180g (裹入用,需冷藏)
手粉 (薄面) 少许
西式千层酥皮
粉状食材全部倒入盆中,充分搅拌,接着放入四十克黄油碎料,再倒入一百二十五毫升水,将这些材料揉合成面团。
将面团搓成球状,使其外皮平整,在顶部切一个十字形切口,切口长度达到面团厚度的一半,接着用保鲜膜覆盖,然后放入冰箱冷藏,时间持续二十分钟。
从冰箱里拿出180克用于包馅的黄油,夹在两张烘焙纸中间,用压面杖慢慢敲打让它变薄,接着用压面杖来回推压,让黄油块变成一个宽厚一厘米的整齐长条,放进冰箱冷却至凝固。
从冰箱里取出那团面,在砧板上撒些干粉,把面放在上面,顺着刀刃把四个边往外撑开,让它静置一会儿。
用压面工具小心地使面团形成条状,这个条状物的横向尺寸是黄油条横度的三倍,纵向尺寸则比黄油条纵度高出三厘米。
将黄油块放置在面团的中心位置,然后把左侧多余的皮边折过来覆盖住黄油,再把右侧多余的皮边也折过来盖住黄油。
7- 面皮顶端和底端超出黄油片的部分用手指紧紧地捏合起来。
接着将包裹黄油的饼皮翻转过来,再用压面工具朝四周压延,使其成为一张宽厚约0.7分米的狭长平面。压延时需保持力度稳定,并且要尽可能快地完成操作。
用细刷清除面皮上的浮灰,然后把左右两边各自向中心对折,叠成三层,用保鲜膜包裹后送入冰箱,静置三十分钟。
从冰箱里拿出面皮,先在操作台面上,再在面皮上,都均匀地撒上一些干粉,接着用擀面杖,将面皮向四周压延,使其变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一半,厚度大约是0.5厘米。
用软刷清除多余粉末,将这张面皮沿着较长边折叠三次,用保鲜膜包裹后送入冰箱冷冻二十分钟,接着再执行第十步和第十一步的动作。
再次取出面皮,先在操作台面和面皮表面各少量撒上干粉,接着用擀面工具将其平整地压开,使其形成长度为宽度三倍、厚度为半厘米的长条形薄片。
重新整理手指上的浮尘,将物品沿着最长的那条边叠折三次,然后用食品膜包裹住,送进冰柜里面静置半点钟。
冷藏环节结束后,将面皮取下,用工具小心地向四周展开,使其形成一张厚度为0.3厘米的正方形面皮。这张面皮现在可以直接应用,无论是用来制作酥皮,还是制作千层派,都十分合适。
如果短时间不用,可以将面皮卷起来,用保鲜膜包裹好,然后放进冰箱冷藏保存,能够保存一个星期,吃之前稍微回温就可以展开,不过如果是用来做葡式蛋挞,就不必展开它。
- TIPS -
黄油无需通过敲击手段,能够借助切成细块,再组合成条状,来形成片状黄油。
中式酥皮
水油皮
中筋面粉150g
猪油60g
糖粉15g
水60ml
油酥
低筋面粉120g
猪油60g
抹茶粉5g (选用)
中式酥皮
面盆里加入所有适合油性肌肤的成分,把它们揉搓均匀,制成没有颗粒的面团,然后用保鲜膜包裹起来,静置二十分钟。
面粉和油酥材料放进盆里,用手反复揉捏,使它们融合在一起,最终揉成一块面团。
3- 把水油皮和油酥分别等分成16份,各自搓成圆球。
准备一个水油面团,将其压平形成小片状,取一个油酥团放在面片中央,包裹严密后捏紧边缘,放置在台面上进行下一步操作。
所有小份都封装完毕之后,挑选一个,将其开口朝上压平,接着用工具将其塑造成扁圆形。
将椭圆形从上往下卷起,形成一个圆筒,开口朝下放置在操作台上,用保鲜膜覆盖,静置十五分钟让它松弛。
将油酥皮横向放置于工作平面,借助压面工具将其压成细长的条状形态。
8- 然后把长条面皮卷紧成一个筒形。
9- 如果制作明酥点心,就用刀从中间切开分成两个小剂儿。
制作面皮时,应将小块面剂子的切面朝上放置,接着将其压平,再擀成圆形,翻转过来,放入馅料,随后即可进行烘烤。
将第八步骤中的筒状物从两头向中心挤压成方形轮廓,接着向上翻折并压平,形成面片,这样便能制作出酥性饼皮。
- TIPS -
烘烤西式千层酥皮点心时,温度需维持在190度至220度之间,具体时长取决于点心的尺寸,一般需要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
烘烤中式酥皮点心时,温度设定为180度,持续大约二十分钟,具体时长需根据点心的尺寸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