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许多购买者明白需要降低“精制谷物”的食用量,开始寻找那些看起来更像是各种杂粮的食品。
当前,全麦面包正逐渐流行起来。不过,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官方微信平台最近发布通告,告诫人们不宜过多食用“假冒全麦面包”。
全麦面包存在虚假成分,近日,周到君考察了本地多家面包铺、小型售卖点和大型商场,发现市面上的“全麦面包”在麸皮比例上,出入颇多。多数“全麦面包”的麸皮含量没有明确标注
刘小姐正在控制体重,作为职场人士,她在选购吐司时,习惯于从众多洁白柔软的吐司中,挑选出颜色较深且口感稍显粗糙的“全麦面包”。她坦言,虽然这类面包的滋味不如普通吐司,但只要能填饱肚子并且有益健康,她愿意在用餐时稍作忍耐。偶尔,刘小姐买到了颜色发白、质地偏软的全麦面包,便会暗自庆幸“捡到了便宜”,对包装上标注的“全麦”字样深信不疑。
周到君当天考察了面包新语、宜芝多、凯司令、85度C、银菓子、7-、全家、欧尚等铺面,多数面包货架陈列着“五谷杂粮”系列的面包产品。周到君特意挑选了部分“全麦面包”进行对比,观察到它们在组织状态和表皮色泽方面存在明显不同,成分清单也有些许区别。
烘焙食品成分清单里的各种成分,一般按照投放比例的由大到小进行排列,位于前列的成分占比自然就多。现在让我们看看周到君在实地探访时随机选取的几个面包的成分清单。
曼可顿高纤维全麦
主要成分是全麦粉,位于清单顶部,占比至少达到五成六
“全麦粉”位于成分清单的最顶端,其占比说明为“至少占一半”
“全麦粉”处于配料表第三的位置,其含量标识为“≥13%”
前述三种产品至少标明了全麦粉的具体比例,然而后续那三样面包的“全麦粉”成分,在成分单里分别排在第四位、第六位,乃至第九位,其含量难以判断。
行业内部消息表明,全麦粉和小麦粉的差异在于前者含有麸皮和胚芽成分。在价格方面,全麦粉的售价比小麦粉高出百分之五十。面包中全麦的含量不同,会导致其成本和营养成分发生变化,然而购买者或许并不清楚这些情况。
想当“全麦面包”哪这么容易
不同“全麦面包”产品中全麦粉比例存在差异,部分会明确标示,部分则不会,甚至有些是通过添加其他成分来模仿全麦色泽的。若将所有这类产品都归为全麦面包,可能显得不太合理。
如何判断面包属于全麦类型?经过周到君的查询,国内暂时没有制定全麦面包的规范,业界对于这个问题也没有统一的意见。
说法1 全麦含量100%的,才是“全麦面包”
有传言指出,全部由全麦粉制成的面包才算全麦面包,然而在现实烘焙过程中,使用纯全麦粉制作出来的面包会非常坚硬,风味很不理想。
考虑到市场接受度,全麦面包一定要100%似乎有些为难商家。
说法2全麦粉必须在50%以上才能叫全麦面包
高克敏副会长表示,全麦粉占比需达半数以上方可称作全麦面包,他还提出:要选择营养均衡的面包,全麦是个不错方向,因此产品标签上必须清楚标示全麦粉所占比例,这样做能让购买者得到充分信息。
说法3配料表第一位是全麦粉的才是真全麦面包
规范缺失,各方说法不一。市场上不少产品,只要添加了全麦成分,就宣称自己是“全麦面包”,完全无视其中全麦的比例区别。业内专家认为,应当迅速制定相关规范,明确全麦面包的成分标注方法,以此维护购买者的了解权利。
除了看外观名称还要看配料表
在标准尚未出台的情况下,消费者想买全麦面包怎么办?
看配料表、看配料表、还是看配料表。
要是“全麦面包”的标签上,“全麦”的标识却列在成分清单的末尾位置,那么专门寻找“全麦”特性的顾客就有必要重新考虑一下了。
周到君考察市场得知,现在采用健康理念的面包,种类已不限于全麦一种。
诸如“五谷”、“高纤”、“杂粮”、“黑麦”、“胚芽”之类,心不在焉的顾客在选购时,或许不会留意它们的不同,往往将它们和“全麦面包”混为一谈,认为都是颜色偏深、质地略硬。
这些标榜着各式健康概念的面包,真的名副其实吗?周到君注意到一款名为“胚芽面包”的产品,其“小麦胚”成分在成分表里仅占第七项位置。
因此~周到的想法是希望大家,在下次选购面包时,认真查看一下成分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