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下神坛的赛百味,讲不好的三明治故事

日期: 2025-10-02 07:04:46|浏览: 2|编号: 14594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纵观国际市场,赛百味一度在西式快餐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甚至超越麦当劳成为规模最大的连锁快餐企业。特别是在2010年左右,赛百味门店数量超过了麦当劳,登顶行业规模之王的宝座。

但是赛百味在中国境内经营了二十余载,其市场地位不仅被麦当劳和肯德基远远甩开,同时也难以抵挡华莱士这类本土品牌的挑战。

赛百味在中国的经营失利,一方面源于其加盟体系过于随意且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核心商品在中国本土缺乏适应性。

没讲好三明治的故事,赛百味本土化困难

赛百味于1995年抵达中国,至今已历时28年。若以进入中国的年份来衡量,赛百味比麦当劳晚了五年,然而其在中国开设的分店,数量远不及麦当劳的五分之一。

它们都属于西式快餐,麦当劳现在在中国开设了五千七百五十四个分店,而可赛百味在中国境内总共才不到七百家店铺。

最关键的因素,或许在于赛百味主要推广的三明治,在中国顾客眼中,其魅力远不及汉堡这类食品。

单从外表来看,汉堡包和三明治好像没有明显不同,两者都是用面包夹住蔬菜和肉类。不过它们之间有一个显著差异,就是前者通常是凉的,后者则是温热的。考虑到我们国家的饮食偏好,凉食的便利性不如热食来得受欢迎。

全球品牌都必须面对本地化难题。赛百味中国对本地化方针经过深思熟虑,但因无法获得总部的协助,调整菜单以迎合当地口味这件事,直到最近几年才逐渐实现。

中国区加盟商的主要负责人早在2007年便向赛百味总部反映,希望针对国内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开发全新产品,这一提议最终获得批准并付诸实践的时间是在2016年,当年赛百味正式推出了具有川香麻风味的特色商品。

相比之下,肯德基在2000年就已经推出了油条豆浆和皮蛋瘦肉粥这类适应中国顾客口味的食品。对比赛百味在中国的运营,百胜集团在本土化推进方面显然更为迅速且深入。

赛百味在海外市场取得的良好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亲民的价位,在欧美地区,赛百味推出的三明治搭配饮料的整套产品,其价格远远低于麦当劳和肯德基,正因如此,它赢得了众多顾客的青睐。

在中国境内的赛百味,单个三明治售价为30元人民币。与其它西式快餐店相比,赛百味的价格竞争力并不突出。

赛百味针对中国市场,并未着力适应顾客的口味偏好,在定价策略上也没有采用低价策略,导致其在中国市场遭遇经营困境。

然而,赛百味对于在中国发生的情形,处理方法显得相当被动。在肯德基和麦当劳的宣传攻势铺天盖地之际,赛百味却几乎没有任何市场曝光度。

赛百味在境内市场未能拨付充分宣导开支,可能与其经营形态相关,全部境内网点均为合作经营,无直属经营网点

总部未向加盟店提供充足的广告预算,加盟商也不愿自行承担费用。赛百味品牌的知名度逐渐减弱,这造成赛百味的三明治故事,难以继续下去。

管理链路冗长,加盟管理不善

赛百味与麦当劳,均为享誉全球的快餐连锁企业,它们均通过特许经营方式拓展加盟网络,然而,这两者的加盟成本却存在巨大差异。

赛百味开设一家门店的资本投入,仅相当于麦当劳的五分之一左右,甚至更低一些,倘若再增设第二家分店,所需成本还能进一步压缩。

毫无疑问,对众多合作商而言,赛百味算是更容易起步的经商途径。正是因为这点,赛百味在中国市场开展初期,其发展步伐极快,增长迅猛。然而,当赛百味专注于高速扩张期间,潜在问题也慢慢浮现出来。

首要问题是加盟体系运作失当。大量加盟商在短期内集中涌入,导致赛百味在后勤管理上诸多环节难以迅速响应。

以2015年为例,赛百味曾两次改进其品牌标识,到了2016年,赛百味再次对LOGO图案进行了变更。彼时赛百味在全球的店铺总数已经超过四万个,但这数万家店铺更换门面的步骤却并非同步进行。

赛百味在美国官方网站已经换上了崭新的标志,但在中国市场这边,他们依然在沿用着老的设计图案。这件事情拖了整整一年半,始终没能彻底完成更新换代。

如今餐饮界,各类业态都已陷入激烈竞争的境地,整个行业都在着力提升盈利能力,加快发展步伐,然而,赛百味品牌形象的持续调整,却难以让合作伙伴对其加盟运营体系建立充分的信任。

其次,赛百味的开店费用并不昂贵,然而,该品牌对合作商家的经营收益提成比例却相当高,具体为品牌使用部分占销售额的百分之八,广告支出部分占销售额的百分之四点五,两项合计提成比例达到了百分之十二点五。

当消费者对三明治的兴趣减退,负担便由合作商承担了。另外,若合作点想根据地方口味开发新商品,必须经过总部的批准,这个繁琐的程序导致店铺在应对市场变化时,显得行动缓慢且束手无策。

管理效率低下,导致中国所有赛百味门店无法迅速应对市场变动。

最后,参照同业,赛百味在供应链方面的能力稍显不足。赛百味在全球范围内仅与五家供应商合作,这五家供应商需承担向全球四万多家门店供货的任务。如此一来,整个配送环节显得过于冗长,同时成本也随之增加。

各种因素,使本就负担重量的加盟商,赚钱更加困难了。因此,一些加盟商相继离开了赛百味体系。

但那些始终如一的中国加盟商,到了2021年实在忍不住表达不满,他们集结在一起,向赛百味总部递送了一封公开文书。这些加盟商恳请赛百味能够减小收入分成额度,并且提供更丰厚的店铺运营援助。

赛百味最终决定将分成额度减少为8%,不过,这需要加盟商接受更严密的监督。

最近一起投诉事件,让人质疑赛百味对加盟店的经营似乎没有进步。黑猫投诉平台上,有位顾客反映在一家赛百味分店办了会员卡,充值了500元。但该店很快停业了,卡里还有400元没用掉。这位顾客拿着会员卡去其他赛百味分店,却被告知不能使用,店家也没有提供退款办法。

最终借助网络平台,该顾客的难题圆满化解。但这间接揭示了赛百味各分店缺乏统一行动,彼此之间不能互相配合,从而无法发挥连锁餐饮企业应有的作用。

食安问题频现,健康理念遭到质疑

赛百味若在中国不主打价格实惠,那它一定有其他核心卖点。这家公司在中国市场,很长时间以来都强调食材的新鲜度,并且将自己定位为健康快餐品牌。

赛百味常向中国顾客宣传其食品有益健康,然而,这种说法屡屡受到消费者质疑。

早些时候有新闻报道过赛百味分店偷偷调换食品包装日期的情况。紧接着今年三月,赛百味又被北京市消协公布在投诉名单上,理由是食品安全方面出了问题。

赛百味部分门店曾遭北京市监管局要求暂停外卖业务,进行整改,这一情况发生在公示名单公布的前一个月。

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事件,使得赛百味“健康”的品牌形象受到了影响。

此外,市场上宣扬健康观念的餐饮场所持续增多,赛百味“健康”的定位渐渐不再引人注目。

从前消费者强烈要求吃没有抗生素的猪肉,麦当劳答应两年内办到,赛百味却表示“这需要很长时间”。

加州大学一项研究显示,赛百味三明治每份大约有787卡路里,麦当劳三明治每份则大约是572卡路里,在赛百味用餐的人每顿平均摄入食盐2149毫克,在麦当劳用餐的人每顿平均摄入食盐1829毫克。

这些数字都令消费者对于赛百味的健康理念,产生了疑虑。

赛百味总部长期由家族掌控,始终拒绝外部资本注入,公司管理层也完全由家族人员组成。直到近些年,由于业绩不佳,赛百味关闭多处分店,这家公司才在2019年聘请了职业经理人出任CEO职位。

然而,这次人事变动并未使赛百味的市场表现得到明显改善,甚至在2022年,还多次有传闻称赛百味计划进行股权转让。

今年,赛百味的首席执行官宣布,计划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间,于中国区域增设四千家分店。然而,这一计划的可行性或许需要重新评估。

结语

赛百味目前在中国市场遭遇的挑战依然突出。其产品种类较为单调,难以激发顾客兴趣,缺乏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色,同时,合作门店的经营状况也相当混乱。至于赛百味能否真正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发展出符合当地特点的品牌经营模式,现在还难以定论。

今年6月,赛百味中国经历重大调整。该公司与上海富瑞食签署协议,后者获得中国所有门店的排他性管理权。此举或有助于赛百味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发展。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