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枫叶
又一家上海老字号,要成为时代的眼泪了!
三十多年前,在当时的上海,克莉丝汀仿佛夜空中最亮的星辰,凭借其诱人的烘焙点心,赢得了众多食客的青睐。
这家品牌一度被视为糕点行业的领军者,在发展鼎盛阶段,仅上海市内就开设了五百家以上分店,一度成为当地餐饮领域的焦点。
现在店铺全都停了,又传出要摘牌的消息,让人感到非常遗憾,不禁叹息连连。
克莉丝汀尝试过多次自我挽救,包括变卖房产来偿还债务,不过最后还是撑不下去了……
情况已经无法挽救,公司公开交易后投资者数量激增引发内部矛盾;在经营层面,直至最终关头,仍然过度倚重向公司客户发放礼品凭证和消费票据。
这又是一个跟不上时代,最终只能被淘汰的悲伤创业故事。
01
最近,上海一家大型糕点连锁企业克莉丝汀正式公布消息,该公司计划于12月27日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资格。
这消息如同一枚重磅炸弹,震撼了整个烘焙行业和不少消费者。
需要了解,三十多年前,于上海地区,克莉丝汀堪称美食界的知名人士,广受众人喜爱,非常受欢迎。
克莉丝汀全盛时候,其店铺数量超过1052家,散布于主要城市的中心地带,是烘焙领域中公认的领导者。
但是,岁月流逝,现在的克莉丝汀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所有的店铺也都停业了。
事实上,早在2022年7月,克莉丝汀便已卷入“经营异常”的风波之中。
近期,有消息指出该企业上海多数网点暂停了业务,尚未支付的预付凭证总额达两亿五千万,同时面临店铺租金、职员薪酬拖欠等困境。
八月份的时候,克莉丝汀表示旗下一些分店恢复营业,好像让市场看到了些许转机。
后来在2023年3月10日,克莉丝汀发布了一份声明,让期待再度化为泡影,公司资金周转出现严重问题,面对支付店铺费用、供应商货品费用以及员工工资时,已经出现了延迟,到2023年2月28日为止,累计欠款总额达到了5700万元,因为货款拖欠问题,一些供应商已经启动了法律途径,冻结了该公司的银行账户。
病根深重,即便其主管单位位于南京的千万级居所遭查封,所获补偿也仅够支付少数雇员的花费,部分物料费用,以及场所的租赁费用,水电等基本服务费,还有其他零星开销。
现在,这家经营多年的面包店集团突然宣布要停牌,像是即将落幕的最终宣告,让众多曾经钟情于克莉丝汀的顾客们感到十分意外和难过。
克莉丝汀,这个曾经风靡全国的商业实体,为何会经历市场萎缩、门店关闭、最终消失的过程呢?
02
克莉丝汀这个品牌诞生于1993年,因为拥有与众不同的风味和琳琅满目的商品,深受广大顾客的青睐,在某个时期内甚至成为了上海地区极受欢迎的烘焙店。
在上海居民心目中,克莉丝汀慢慢变成了欢乐场合购买蛋糕的首选店家,比如生日庆典和婚礼仪式等。
2000年,克莉丝汀已是烘焙领域仅有的接近千家分店的公司,其中直营店达八百余家,多设于长三角核心商业区,上海的五百四十三家分店更是遍布该市各个角落,一度成为行业标杆!
二零一二年,克莉丝汀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交易,成为食品行业首家上市企业。发行上市后,该企业股票价格一度攀升至每单位一元七角港币。其市场价值在此期间曾达到二百亿元港币以上。
借助资金支持,2011至2013年期间,克莉丝汀持续快速增设分店,三年累计开设234家新网点。
克莉丝汀刚开始公开交易就获得了13.88亿元的收入,但这仅是它发展过程中最为出色的时期。
因为,上市之后,克莉丝汀逐渐迷失了方向。
根据其创始人罗田安的检讨,公司公开募股之后员工变得骄傲自满,投资人不再关注管理事务,转而热衷于寻找各类投资渠道,但罗田安指出这些投资方向与企业的成长方向并不相符。
意见不合之下,股东开始倒戈,公司的经营也逐渐陷入困境。
踏足融资渠道,达成公开募股,原是众多餐饮公司达成志向得以施展的重要节点,不过克莉丝汀因“内部纷争”公开募股次年公司便逐渐陷入困境。
自2013年开始,克莉丝汀的营业收入持续下滑,并且遭遇了持续亏损的状况,从此未能扭亏为盈,长达九年时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各个损失数值分别是:三百七十万元、一千五百一十万元、一千四百八十万元、一千二百一十万元、一千二百九十万、二千三百二十万元、二千零七十万元、一千一百万,还有一千七百万元,所有损失合计超过十三亿元。
根据其提交的最新财务记录,2022年第一个半年度,克莉丝汀的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度下滑了百分之七十一点二六,下降到了四千六百五十万九千元,其净利润的亏损额则略微收窄了百分之六点六二,减少至七千二百五十一点四万元。
2022年,克莉丝汀遭遇“经营异常”的困境,上海多数分店停止了服务,尚未支付的预付卡券总额达到了2点5亿元。
03
公司处于鼎盛时期,能够抵御外部挑战和困难,但最担忧的是内部纷争激烈、看法各异,内部矛盾之中错失发展良机还罢,甚至可能损害企业长久的稳定经营,导致亏损困境,越陷越深,最终走向消亡。
这或许也是华为、娃哈哈、老干妈、大疆、方太不选择公开上市的一个缘由吧。
罗田安曾经公开表示过,公司公开交易之后,组织内部暴露了许多弊端,这种心理的转折引发了一系列的内部纷争,这对克莉丝汀造成了最严重的冲击。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三位公司所有者一致要求罢免罗田安的董事职务,他因此不再担任企业董事会主席等相关职务,并且于二零一八年十一月卸下了公司最高负责人的职位,朱永宁随后接过了这个工作。
罗田安作为股东,曾两次试图借助股东特别大会撤换克莉丝汀董事会成员朱永宁、洪敦辉,不过这两回的提议都没能成功通过。
在这期间,克莉丝汀高管席位多次变动。
二零一九年五月,朱永宁结束CEO职务,林煜随之掌管,两个月份之后,林煜自行放弃CEO职位,另外,克莉丝汀也多次发生罢免董事及董事自行离开的情况。
二零二三年三月,罗田安公开表示,(经营)前景堪忧,不易继续拓展,盼望(克莉丝汀)能尽快完成解散程序。
自2014年开始,克莉丝汀的店铺数量出现负增长,至2022年上半年,其运营中的店面仅余246家,随后便不再营业。
这一连串的打击,让克莉丝汀的股价也一落千丈。
从2012年3月9日的1.72港元算起,到停止交易时的0.065港元,其市场价值锐减了将近九成。
到2023年,克莉丝汀已经不能正常发布财务报告,它暂停上市的时间将近二十一个月。
04
港交所决定将克莉丝汀除名之后,该公司曾试图挽回,申请复核该除名决定,但目前退市已成事实。
克莉丝汀遭遇生命危险期间,为了拯救企业前景,她打算出售位于上海的两栋高级住宅房产以清偿欠款。
克莉丝汀最终没能逃脱停牌的结局,这一结果,是她反复抗争、持续付出之后才最终落定的。
克莉丝汀的退市,也是烘焙行业的一个缩影。
“克莉丝汀们”为何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呢?
行业专家指出,国内焙烤领域历经三十载演进,产业格局已出现显著更迭。然而,类似克莉丝汀这样的老牌烘焙企业,却没能迅速适应市场潮流,其产品更新迟缓、种类匮乏、宣传不足等弊端日益明显。
面对年轻群体提出的新期待,像克莉丝汀这样的老牌面包店,并未在食材品质、产品特色、即时供应、外观设计、主题合作等方面加大投入,这些后来成为行业热点的环节,与年轻消费者追求新奇体验、热衷分享的购物习惯,存在明显差距。
克莉丝汀的陨落之路是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
它告诫我们,当前市场角逐愈发白热化,不论老牌企业还是新晋企业,均需持续确保内部和睦与开拓意识,不停顺应环境更迭和客户期待。
否则,即使曾经风光无限,也可能走向没落。
总之,克莉丝汀的教训,值得所有企业和投资者们深思!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