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大院 渭北高原上的古代民居瑰宝

日期: 2025-10-16 01:12:26|浏览: 2|编号: 15532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唐家大院。

渭北高原上坐落着一座别致的古代宅邸——唐家大院,这座宅邸的体量之可观、构造之精巧,令建筑学者视其为“华夏民居古建技艺的标杆”。最近,一位媒体工作者探访了唐家大院,接下来将向您讲述它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那些流传久远的往事。

融合北方四合院和苏杭园林为一体的设计风格

唐家大院地处咸阳市旬邑县城北边七公里远的太村镇唐家村。据了解,明朝初期洪洞大移民期间,唐家先辈唐应弼从山西省迁徙至旬邑,并在唐家村安家落户。到了唐应弼的第四代子孙唐景忠这一代,他凭借经商发家致富,主要经营水烟生意,在遍及全国十三个省的各地开设了众多店铺和分号。

乾隆朝时,唐景忠家产已逾百万银两,到了嘉庆元年,他被邀出席“千叟宴”,并获赐七品官职,此后唐家开始与官府往来,上达皇亲国戚,下交地方官员,生意也随之蒸蒸日上,规模日益扩大,社会地位显著提升,家族随即大兴土木,修建宅院,从道光五年动工,至同治七年才最终落成,工程最鼎盛时,动用工匠逾三千人。工程建设持续了四十三年,总共建造了八十七座大型建筑,包含两千七百多间房屋,如今历经多次战火破坏,仅剩下两座相邻的三合院以及另外两座合共五座院落,占地面积达到1483平方米。

唐家大院的整体建筑风格,是将北方四合院的布局与苏杭园林的精巧相结合而形成的。这座建筑在1988年被正式命名为唐家民俗博物馆。游客们来到这里,重点观赏的有那些精美的楹联牌匾,以及馆中所展出的木雕、石雕和砖雕三类雕刻艺术品。这是博物馆讲解员刘欢欢向参观者所作的说明。

走进唐家宅邸,首先看到的还是那些饱经风霜却依然显得庄重古朴的筒瓦房顶。四周的墙垣将庭院完整包围,布局十分规整。沿着长长的通道往前走,就来到了一个占地数百平米的大厅,它的两侧摆放着对称的耳房。宅邸正门上的对联写道,这所宅院沿袭了公刘先祖的旧制,先辈留下的基业如同昨日,诗经中的豳雅、豳颂、豳风篇章,都彰显着家族不坠艰苦创业的传承。得氏家族从叔虞开始,历代都保持着优良的传统,他们常常思考如何治理内部,如何应对外部环境,始终不忘要遵循勤俭持家的规矩,这种精神令人感触颇深。

中国民居古建艺术的典范

唐家大院的“三雕”艺术同样令人着迷。飞龙、凤凰、花卉的形象在砖雕、木雕、石雕上显得格外传神,线条流畅自然,充分体现了匠人的精湛技艺。这件砖雕作品描绘了赵匡胤与陈抟老祖在华山对弈的场景,它选用旬邑本地的青砖烧制而成,雕刻工艺层次分明,主体形象十分突出,1992年有北京故宫的专家前来考察,对这件作品赞赏有加,称其“在国内的雕刻艺术中极为少见”,虽然它比不上故宫建筑那样宏伟壮丽,但工艺相当考究,细节之处处理得极为精到,尤其是砖雕上面的树叶部分,雕刻得极为逼真。那些建筑周围的砖块,都是经过细致打磨制作的,据传负责制作的匠人每天仅能完成两块,砖与砖之间的缝隙则填充了糯米液和石灰。底部砖雕上的葡萄图案,象征着家族人丁兴旺,寓意着多子多福。

这件石雕作品名为“富贵长寿图”,其表面镌刻着牡丹与凤凰的形象,牡丹象征着荣华富贵,凤凰别名绶带鸟,则寓意着吉祥长寿。绶带鸟的尾羽形似蛇首,暗含“舍得”的哲理,强调唯有舍弃方能获得。进入祠堂楼内,可以看到用名贵黄杨木精心雕刻的二十四孝图局部,其中镶嵌的乳姑不怠、尝粪忧心、弃官寻母、鹿乳奉亲等六则故事,令人赞叹不已。这件木雕创意独特,做工精致,轮廓优美,展现了雕刻师傅高超的技艺水平,是一件极具艺术价值的作品。

据消息,唐家大院留存的150多座古建筑,工艺精湛,梁柱装饰华丽,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技艺的杰出代表,全部采用木材、石材和砖瓦建造,不仅地基稳固扎实,而且每栋房屋都用打磨光滑的砖块和雕刻细致、绘制龙凤图案的石料砌筑,砖缝间还灌注了石灰和糯米浆。院内的隔墙上有“八仙图”“二十四孝图”等图案雕刻,角柱和墙壁则装饰着“八骏马”“华山对弈”等雕刻作品。此外还有牡丹、梅竹、旱莲花等形态各异的浮雕,都非常逼真生动。整个庭院,屋顶上卧着神兽,飞檐高耸,墙壁采用水磨石砖砌成,并且镶嵌了木雕、砖雕和石雕,整体造型非常美观,技艺精湛。

欣赏古建筑的魅力,唐家大院——唐家民俗博物馆还设有众多展室。通过照片、说明和模拟环境,可以了解唐家的家族发展历程,以及咸阳市、旬邑县的婚嫁礼仪、出行习惯等民俗风情。一位来自兰州的访客刘先生表示,非常惊叹,因为他一直钟爱砖雕工艺,此次来陕西特意前来观赏,并且给每一件作品都拍摄了照片,打算回去后深入分析研究。

唐家大院蕴含丰富历史内涵,诸多文化珍品仍待访客发掘体会。相关部门将强化遗产保护工作,优化相关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准。旨在促进文化与旅游更宽广、更深入、更优质地结合。将全力支持唐家大院争取国家3A级景区资格。此言出自唐家民俗博物馆馆长刘西宁。

袁森 何城城 本报记者 黄艳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