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成立的克莉丝汀,是上海市民熟悉的传统面包连锁店,但近些年逐渐淡出公众视野。最近,网络上流传着“克莉丝汀”停业的传闻,其上海多家分店大门紧闭,官方网店和客服热线也停止服务。与此同时,不少顾客正为手中尚未消费的充值卡或优惠券感到焦虑。
不过,克莉丝汀的预付卡信用评级处于倒数第二位,为“D级”,持有预付卡片的用户或许会面临兑现难题。
多家门店今年内陆续关店再未开张
阳曲路的“80后”居民小辰,通过社交平台得知克莉丝汀即将停业的消息,于是赶忙着手处理手中的预付卡,以便将里面的金额消耗干净。
想起附近有家克莉丝汀,就马上去找,结果发现店面已经没人了,门上贴着告示,说明从四月一日至四日暂时歇业,询问周围店铺的人才知道,从四月到现在一直没开张,小辰又绕远路去了两家分店,同样大门紧闭,打电话也没人接。三百出头的资金让她感到为难,倘若仅有三十元倒也罢了,三百元足可购置大量糕点。
钱女士住在殷行路附近,那里有一家历史悠久的克莉丝汀店。今年6月1日以来,附近的其他克莉丝汀店都重新营业了,但这家店却没有。钱女士感到庆幸,因为她手里的面包券已经用完了。她觉得这些年,克莉丝汀的门店数量一直在减少。去年某个公共假期,我驾车经过一家克莉丝汀,打算买份糕点,结果把车停好走近后,发现店门紧闭,门上张贴的告示说明因为节日缘故而暂停营业,我想节日不正是商家招揽顾客的黄金时段吗?当时便觉得这个品牌恐怕要没落了,于是立刻把手里所有的优惠券都花掉了。
名都路82号的克莉丝汀分店现已歇业,可以断定,这家店将不会重新开业了。店门口架设着脚手架,有工人正在建造崭新的店面招牌。一位男士透露,这家面包店已经停业数月,他目前负责进行装修,今后会转变为其他类型的商业用途。
总部已人去楼空,400电话无人接听
记者当天抵达金沙江路33号的克莉丝汀总部,大楼正门及中山北路转角处的玻璃门都被警戒线封锁,门面有明显损坏痕迹;中山北路那侧的东门也紧闭着。经仔细观察,可见大门玻璃屏风后的防疫检查岗,门上张贴着场所二维码。记者在周边进行采访的一个小时内,始终未见到有职员进出。
“我本来没留意到店没开,是你提醒我才注意到的,以前经常来这儿买面包,后来渐渐不怎么来了,面包店没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价格也不便宜。”住在附近的何女士说,这家克莉丝汀离上海环球港很近,面包蛋糕和咖啡甜点种类非常多,她经常变换着花样给家里的人买各种点心,如果总是买那几种,孩子们会吃腻的。
那家紧挨着店铺的美睫铺的经营者透露说,她最后一次光顾克莉丝汀的时间是在疫情暴发之前,年初偶尔会去买些糕点。但从六月份她重新回到工作地点开始,面包店好像就彻底没营业过了
记者试着联系了克莉丝汀的400服务热线,在挑选人工应答时,系统总是自动返回到主选项,若挑选代金券查询或店铺咨询,就会听到“线路繁忙,请稍候”的语音,紧接着就是冗长的背景音乐。
通过检索大众点评与百度地图,发现部分克莉丝汀店铺页面上的经营情况并未标示出问题。紧接着,向十余家店面拨打电话,却遭遇了各种不畅,或是响声持续后自动切断,或是号码已停用,又或是始终无人应答。
克莉丝汀官方网站主页面发布了一则简短信息,内容是用橙色字体显示的,说明“因为病毒传播,公司的在线商店暂时停止服务,重新开张的日期会另外告知”,另外说明400热线电话的恢复时间要依照疫情防控的规则来决定,如果打不通400热线,可以在客服QQ上留言,那个时候会有工作人员答复。媒体人员接着尝试添加那个电话号码,结果是发现这个号码属于一位普通网民,在文章发表的时候还没有通过加好友的请求。
预付卡兑换有风险,赔偿金或也难拿到
手中还持有克莉丝汀卡券的顾客怎么办?
记者通过上海单用途预付卡服务平台查询到,上海克莉丝汀食品有限公司的信用评级为“D级”,这个评级说明该公司存在明显的信用风险,表明其单用途预付卡正常兑付存在不确定性或潜在风险。
上海单用途预付卡的信用评级体系包含A、B、C、D、E五种级别,目前处于“次低档”,公司经营层面显现出若干问题。一旦沦为“E级”,则意味着“单用途卡无法按期兑付的可能性将高达半数以上”。
另外,从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联合监管网站上可以查到,上海克莉丝汀食品有限公司的“警示公告”里,明确标出了“水电燃气缴费拖欠状况”。
市单用途预付卡协会相关人士透露,克莉丝汀最初计划于7月1日重新开展业务,不过后来又声称因为疫情关系,难以重新开放店铺,推测其经营情况不理想。
那么目前仍手持部分预付卡券的市民还有希望拿回一定的赔偿吗?
去年三月,“一茶一坐”开始办理退款手续,作为参考,公司每年会将发行卡片的总量按四成折算成金额,设置为专项保管金,因此店铺全部停业后,顾客申请退款时,能够拿回卡内大约一半的储值。
根据现有资料可知,克莉丝汀当前没有银行资金监管,同时也不具备履约保证保险。
内行人表示,克莉丝汀的履约保证保险现已失效,也未办理续签手续,倘若所有分店都歇业了,购买预付卡券的顾客或许难以领取应有的补偿款。
有好吃的招牌产品,但少有创新比较落伍
这家始于上世纪便扎根上海的老牌烘焙店,其电视广告结尾处“克莉丝汀饼屋”的音乐主题,至今仍萦绕在许多人的脑海中。由于率先在烘焙领域引入中央厨房的经营方式,克莉丝汀得以迅速在上海扩张,在其发展顶峰时期,每日消耗的面粉量高达10吨,直营门店数量超过千家,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经营着1000余家分店。
克莉丝汀发展初期,上海西式糕点尚未广泛流行,该品牌开创性地在烘焙领域应用了集中化生产体系,能够高效且批量地提供面包、月饼以及蛋糕等各式产品,因此迅速在上海建立了广泛的销售网络,其生产规模之宏大,日消耗面粉量曾高达十吨。随着品牌影响力的扩大,每逢重要节日,克莉丝汀的月饼代金券更成为了备受追捧的礼品。
二零一二年,克莉丝汀在香港交易所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在国内成为首家上市的烘焙企业。不过,伴随新式面包品牌的不断涌现,该公司从二零一三年起经营状况出现逆转,连续九年出现亏损。
说到克莉丝汀的停业,许多人最先联想到的是病毒传播的冲击。该公司在2021年的年度报告里明确指出,病毒不断扩散对商业活动造成了负面作用。在这一年里,克莉丝汀继续推行裁撤效益不佳网点的方案,总计结业了55个店面,而网点的收缩也波及到了整体收益。早在疫情暴发之前,克莉丝汀在2018年和2019年的年度报告中就透露出经营状况持续恶化,众多分店被迫停业,并且2019年还发生了大规模的人员精简。
早在2014年,克莉丝汀就尝试过进行业务调整,其增设了提供多种服务的新店铺,引入了不同类型的经营模式,并且开始销售西式冷藏食品,也进入了网络销售平台。然而,在消费者看来,这个品牌仍然缺乏新鲜感,被认为是一个不太有创新精神的老企业。
这些年一直卖着那些旧东西,确实觉得克莉丝汀正逐渐被众多面包店赶超。
克莉丝汀食品的口感,在网络上引发过不少争议。早在七年之前,就有人对“克莉丝汀为何还能在上海持续经营”表示过困惑。此后,关于这个疑问,持续不断地有新的网友给出各自的看法。有人觉得味道十分美妙,尤其喜爱其中别具一格的蛋挞,还有那带有咖啡香气的切片面包,另一些人指出,商家经常发放优惠凭证,一旦顾客领取了便容易持续光顾,还有人比喻说,即便市场流行的新奇食品无人问津,但老顾客们出于对品牌的信赖,偶尔还是会买些面包点心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