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家社区团购企业争抢千亿元“蛋糕”

日期: 2025-09-20 16:25:45|浏览: 0|编号: 13754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2014年兴起于社区的一种生鲜商品集体购买模式,迅速吸引了众多互联网大企业以及传统超市的注意,成为它们激烈竞争的领域。像阿里巴巴、京东、美团、拼多多、沃尔玛、百果园等公司纷纷参与其中,就连几乎没有零售经验的滴滴出行也加入了这场游戏。统计显示,国内现在已有超过200家从事类似业务的公司。有研究机构估计,到2022年,这个市场的整体价值可能达到上千亿元人民币。

不过,社区团购概念股近期纷纷有所回调。

传阿里美团拼多多退出社区团购?谣言!

根据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的数据,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26日期间,国内社区团购类电商领域发生了26次融资活动,累计筹集资金超过117亿元。

当前“社区团购”领域各家公司的融资竞赛、线下运力争夺以及优惠促销活动,与早前的团购及网约车行业不计成本的竞争模式如出一辙,这种情况引发了一些忧虑。早期依靠补贴快速扩张市场,后期可能演变成少数几家垄断的局面,顾客是否真能获得实际好处?同时,也有人担心普通菜贩的生存状况:倘若无法构建健康的商业环境,最终只会剩下一片狼藉。

11日,有传言称马云、王兴、黄峥等人计划终止社区团购项目,但这一说法已被证实是虚假信息。广州日报记者测试多个社区团购商品,结果显示均能正常使用。市民陈女士透露,她既通过手机参与社区团购,也去超市和菜市场购买食材,认为团购的低价蔬菜品质通常一般,并且需要前往附近的便利店领取。

社区团购利润率高吸引巨头涌入

这种以社区为基础的团购形式,为何让众多大企业纷纷加入竞争?它是一种服务特定区域、面向少数人群、立足本地的合作方式,常见的做法是居民向当地的“组织者”订购新鲜食材、生活必需品等物品,第二天就能收到商品,或者自行到指定地点领取。

疫情期间,阿里巴巴、拼多多、苏宁、永辉超市等不同规模的企业都亲自前往农产品生产地,通过支持农业发展的方式,在当地构建了产地合作机制。这些情况体现在社区团购上,就是订单数量、每个订单的平均金额以及部分商品盈利空间的显著提升。

安信证券的研究表明,若团长抽取比例为五个百分点,社区团购的盈利水平能维持在百分之十到十五之间,这个数值明显超过了传统集市、预先设点售卖的生鲜网店以及店铺仓库结合的生鲜超市。社区团购能获得较高利润空间,主要是因为它无需承担货物抵达后的运输、保管及仓储等费用。正是这个优势,吸引了许多大型企业纷纷投身社区团购行业。

谁能胜出还看核心竞争力

团长间的竞争即便十分惨烈,社区团购的货源,特别是生鲜类商品,究竟源自何处?食品的安全问题怎样确保?社区大多分布零散,怎样减少派送的开支……这些依旧是许多平台必须共同应对的挑战。众所周知,供应链过长、物品损耗严重、运输存在困难,导致生鲜电子商务在国内已经运营将近十年,现在仍然是最难攻克的电商领域难题。

这些平台谁将胜出?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去年以来,生鲜电商领域多家企业倒闭,许多生鲜销售平台在商品丰富度、服务感受以及物流服务上表现平平,并且长期处在用资金培育市场、引导消费习惯的时期,这种缺乏核心优势的经营方式,难以长期维持下去。对于精于市场推广和业务管理的平台而言,迅速提升订单数量并非难题,关键在于建立可靠的供应体系,精准进行商品筛选,并优化配送环节,这些才是核心能力所在。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